入冬以來,我國各地流感高發(fā),。北宋楊士瀛所著的《仁齋直指方》寫道:“治感冒風邪,,發(fā)熱頭痛,咳嗽聲重,,涕唾粘稠,。”清代林佩琴在《類證治裁》中提出:“時行感冒,,寒熱往來,,傷風無汗,參蘇飲,,人參敗毒散,。”
預防流感,,中醫(yī)有不少簡便易行的小妙招:
⒈熱水泡腳,。每天晚上熱水泡腳,可以改善足底部的血液循環(huán),。除了驅寒散風,,還可溫通陽脈。人體所有的陽經(jīng)都從足部起始,,熱水浸泡可達到養(yǎng)生保健,、預防感冒的功效。每晚用較熱的水泡腳15分鐘,,水中可以滴入一些醋或者放少量花椒,。泡腳時,水量要沒過腳面,,泡到雙腳發(fā)紅,。還可以用掌心上下揉搓足底部的涌泉穴,驅除體內的寒氣,。尤其出現(xiàn)頭痛,、畏寒、周身疼痛等輕度不適癥狀時,,熱水泡腳有助于阻斷感冒的發(fā)生,。
⒉按摩穴位,。頭面部穴位按摩對防治感冒有重要作用。中醫(yī)認為,,頭部為諸陽之會,,人體經(jīng)脈的陽氣在頭面部交匯,按摩頭面部的穴位能防治感冒,。每天早晨先將兩手對搓,,掌心溫熱后以掌心對迎香穴上下按摩18次,可以預防感冒及減輕感冒鼻塞,、流涕等癥狀,。此外,來回按摩太陽穴,、風池穴直到發(fā)熱,,也能預防感冒及減輕感冒后頭痛、頸項不適等癥狀,。
⒊室內熏蒸,。在流行性感冒高發(fā)的季節(jié),如果家里有病人,,除了做好通風及隔離以外,建議使用艾葉或者艾條燃燒,,用其燃燒產(chǎn)生的氣體對室內空氣進行熏蒸,。研究表明,艾葉燃燒時產(chǎn)生的氣體能抑制空氣中的流感病毒,、細菌等微生物的繁殖,,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。每平方米使用艾葉5克或艾條1支,,熏蒸30―60分鐘即可,。如果家里有呼吸道過敏或者哮喘患者,最好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使用,。
⒋合理作息,。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如散步,、跑步,、爬山、打球,、練太極拳,、八段錦等都可以增強體質,提高機體抵御病毒侵襲的能力,。保持充足睡眠,,盡量不要熬夜,,感到身體疲勞了就及時休息,保持精力充沛,。此外,,早晚要適當添加衣服,睡眠時室內溫度在18℃―22℃為宜,。
⒌調整飲食,。感冒期間,避免熱量過高,、脂肪過剩的飲食,。葷多素少的飲食不但會加重消化系統(tǒng)負擔,使身體免疫力下降,,而且會化濕生熱,,造成痰熱內盛,對人體不利,。均衡搭配蛋白質,、糖分、脂肪,、礦物質,、維生素等,有助于增強體質,。多補充綠色的食物,,也有利于提高免疫力。
⒍中藥茶飲,。對兒童,,可使用蘆根、桑葉,、金銀花各3克,,開水沖泡后代茶飲,每日1劑,,連服3―5天,。對成人,可使用金銀花,、薄荷,、生甘草各3克,水煎或代茶飲,,每日1劑,,連服3―5天。中藥茶飲適用于易患咽喉腫痛或與流感病例有密切接觸史的人,。經(jīng)常感冒的人,、老人,、嬰幼兒、孕婦,、伴有多種慢性疾病等特殊人群,,最好不要亂吃藥,建議及時到醫(yī)院就診,。